当晶体滤波器的极数超过两极时会发生什么?
当晶体滤波器的极数超过两极时,其频率响应的选择性会变得更强,具有更陡峭的滚降特性、更好的阻带抑制能力,并且通带纹波会减小。极数决定了滤波器的阶数,这直接影响滤波器将所需信号与不需要的频率分离的能力。
滤波器中的 “极” 是什么?
滤波器中的 “极” 对应于传递函数中系统增益下降的点。在晶体滤波器中,极与电路中使用的石英晶体的谐振特性相关。
• 极数越多 = 滤波器阶数越高
• 每增加一个极,都会使阻带中的衰减斜率更陡峭。
• 极数也决定了滤波器的滚降速率,通常以每倍频程分贝(dB/oct)或每十倍频程分贝(dB/dec)为单位来衡量。
多极晶体滤波器的工作原理
极数超过两极的晶体滤波器由多个以特定配置连接的石英晶体组成,通常采用梯形或格形结构。这些晶体形成谐振电路,每个电路都在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中贡献一个极(或谐振点)。
当晶体滤波器的极数超过两极时,其内部会发生什么?
组件
内部发生的情况
1. 施加输入信号
输入信号进入多极晶体滤波器。
2. 第一个谐振电路
第一个晶体在其固有频率下发生谐振,允许接近该频率的信号通过。
3. 激活额外的极
额外的晶体依次谐振,进一步对信号进行滤波。
4. 信号整形
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更陡峭的滚降特性和更尖锐的滤波器响应。
5. 生成输出信号
输出信号是输入信号的干净窄带版本,包含极少的不需要的信号。
极数超过两极的关键影响
1. 更陡峭的滚降(更好的选择性)
每增加一个极,都会增大滤波器的滚降斜率。
例如:
两极滤波器的滚降可能是 -12 dB / 倍频程。
四极滤波器的滚降可能是 -24 dB / 倍频程。
八极滤波器的滚降可能达到 -48 dB / 倍频程,这意味着对不需要的频率有更陡峭的抑制能力。
2. 更窄的通带
随着极数的增加,滤波器的通带宽度会变窄。
这有助于隔离非常特定的频率,在诸如无线电接收机等应用中非常有用,因为在这些应用中精确的信道分离至关重要。
3. 改善的阻带衰减
极数越多意味着更好的阻带衰减,使滤波器在抑制所需范围之外的频率方面更有效。
这会导致更高的带外抑制能力,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噪声和干扰。
4. 更低的通带纹波(取决于设计)
设计合理的多极滤波器可以表现出更少的通带纹波,确保在通带内信号更干净,幅度不会有显著变化。
这在高保真音频和射频通信系统中尤为重要。
5. 增加的复杂度
由于需要更多的晶体、电感器、电容器和耦合元件,增加极数会使电路的复杂度增加。
设计必须考虑极与极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、阻抗匹配以及寄生元件。
多极晶体滤波器的设计配置
为了实现极数超过两极的滤波器,工程师通常使用以下结构之一:
1. 梯形滤波器:
由串联和并联排列的晶体组成。
由于其设计简单明了,常见于射频和中频滤波应用中。
2. 格形滤波器:
使用以桥状结构排列的两条信号路径。
提供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和更精确的滤波器形状。
3. 级联滤波器:
多个两极滤波器串联连接,有效地增加了极数。
实际示例:多极晶体滤波器的应用
1. 无线电接收机(中频滤波器):
用于调幅 / 调频收音机和高频收发器中,以进行信道选择和抑制干扰。
2. 电信系统:
部署在卫星收发机、蜂窝基站和光通信系统中,用于窄带滤波。
3. 信号处理设备:
存在于频谱分析仪、示波器和射频测试设备中,用于精确的频率分析。
比较:两极、四极和八极晶体滤波器
滤波器特性
两极滤波器
四极滤波器
八极滤波器
滚降速率
~12 dB / 倍频程
~24 dB / 倍频程
~48 dB / 倍频程
通带宽度
更宽
更窄
非常窄
阻带抑制能力
中等
高
非常高
通带纹波
纹波较多
纹波较少
纹波极小
设计复杂度
简单
中等
复杂(多个晶体)
应用
基本滤波
无线电、音频、射频
电信、测试设备
多极晶体滤波器的优点
• 更好的信号隔离:更精确地选择所需信号。
• 高频抑制:出色的阻带衰减能力。
• 增强的选择性:能够更好地分离相近的频率信道。
多极晶体滤波器的挑战
• 复杂的设计:更多的组件需要精心设计和阻抗匹配。
• 更高的成本:额外的晶体和精确调谐会增加生产成本。
• 尺寸问题:极数越多意味着整体电路尺寸越大,这对于紧凑型设备来说可能是个问题。
结论
当晶体滤波器的极数超过两极时,由于更好的选择性、更窄的通带宽度和更强的阻带衰减能力,其滤波性能会显著提高。然而,这是以增加设计复杂度、组件数量为代价的,并且如果设计不当,还可能会产生通带纹波。在对精度和高性能要求至关重要的现代射频、通信和信号处理应用中,多极晶体滤波器是必不可少的。
迪拉尼推荐型号:
DEI5863-10.7MHz
DEI9511-70MHz
DEI5675-75MHz-VIB
DEI9513-84MHz
DEI5878-113MHz